5分钟阅读
告别凭感觉做设计!一个高效框架:在 3 天内为你的MVP打造坚如磐石的UX基础

设计绝非猜想:三天冲刺,奠定坚如磐石的 MVP 基石
从猜想到实干:重新定义产品设计的起点
“设计绝非猜想……” 这句话不仅是一个宣言,更是现代产品开发的指导原则。它将我们从“只要产品够好,用户自然会来”的常见谬误中唤醒,这种谬误已导致无数团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资源 1。
在精益创业方法论中,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是块基石 2。然而,许多团队对它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他们构建的并非一个能传递核心价值并促进学习的最小化产品,而仅仅是最终产品的“功能阉割版”。这种做法好比客户想要一辆汽车,团队却先交付一个轮子,然后是底盘,最后才是整车。每一次交付都无法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自然也无法获得有效的反馈 4。正确的 MVP 理念,应该是先交付一个“滑板”——它虽然简陋,却能完整地解决用户“从 A 点到 B 点”的核心问题,并让团队从中学习。
这种普遍的失败,根源在于缺乏坚实的战略基础。本文将介绍一个由七大支柱构成的系统性框架,它是一个为期三天的高强度“探索冲刺”,旨在通过前置关键的战略决策,为整个开发过程排除风险,使团队与客户达成深度共识。最终产出的不仅仅是一份计划,而是一个“能支撑未来所有设计决策的坚实用户体验(UX)基础”。
一图流
I. 北极星:锻造强有力的价值主张
产品的价值主张是其战略的核心,是所有决策的最终参照点。它是一份清晰、简洁的声明,用以解释产品提供的具体利益,为何优于替代方案,以及目标客户为何应选择它 5。它为每一个功能和设计决策提供了最终的评判标准。
解构价值主张
- 定义:价值主张并非一句口号或公司使命。它是一份面向客户的承诺,直接回答了“我为什么应该向你购买?”这个问题 5。它必须清晰地传达产品所提供的独特价值和好处。
- 战略重要性:一个强有力的价值主张是营销信息的核心 5,指导以用户为中心的软件开发 5,为定价策略提供依据 5,并在拥挤的市场中实现差异化 5。它为整个团队提供了前进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可行清晰度” 6。
- B2B 与 B2C 的情境差异:虽然价值主张对两者都至关重要,但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企业对企业(B2B)的场景中,价值主张通常强调效率提升、解决特定业务挑战和投资回报率。而在企业对消费者(B2C)的场景中,则更侧重于个人利益、用户体验和情感层面的成果 5。
第一天的行动框架
- 哈佛商学院方法:通过回答三个基本问题来构建价值主张:1) 我们要服务哪些客户?2) 我们要满足哪些需求?3) 什么样的相对价格既能为客户提供可接受的价值,又能保证公司的盈利能力?6。
- 价值主张画布(Value Proposition Canvas):引入彼得·汤姆森(Peter Thomson)的模型作为一个强大的可视化工具。该画布包含七个部分(产品与服务、增益创造者、痛点缓解者、客户任务、痛点、收益),它通过将产品特性直接映射到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强制团队采取客户视角进行思考 6。
- FAB(特性、优势、利益)练习:这是一个简单而高效的方法。*特性(Feature)*是产品所拥有的(例如,舒适的耳垫);*优势(Advantage)*是特性的作用(例如,使用更舒适);*利益(Benefit)*是为用户带来的积极成果(例如,更长时间、更愉悦的音乐体验)7。这个练习能有效帮助团队避免陷入只谈功能不谈益处的常见陷阱 6。
一个清晰的价值主张不仅是市场营销的口号,更是驱动整个业务运转的因果引擎。当价值主张被明确定义后,产品开发团队的决策便不再是关于哪个功能“更酷”的争论,而是基于哪个选项能最好地实现所承诺价值的逻辑推演 5。同样,营销内容也不再是凭空创造,而是价值主张的直接表达,系统性地突出其承诺的特定利益 5。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在产品体验和市场沟通上的一致性,会不断强化客户最初的购买决定,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5。因此,价值主张扮演着一个核心组织原则的角色,它创造了一条因果链,将产品、营销、销售等不同职能部门统一到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目标上,极大地提升了市场运作的效率与一致性。
II. 人本情境:超越用户画像的“待办任务”(JTBD)理论
用户画像(Target Personas)为我们描绘了用户的“是谁”(例如,人口统计学特征、职位),这是一个有用的起点 10。然而,“待办任务”(Jobs-to-be-Done, JTBD)理论则揭示了更深层次的“为什么”。该理论认为,用户“雇用”产品是为了在生活中取得进步,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 12。理解这项任务,是通往真正创新的钥匙。
用户画像的局限性
用户画像描述的是用户的属性和相关性(例如,“35岁的市场经理”)。然而,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所指出的,35岁这个特征本身并不会导致一个人购买某个产品 13。这种将相关性误认为因果性的谬误,是传统市场研究的一大盲点。
深度剖析:奶昔营销案例
- 问题:一家快餐连锁店希望提升奶昔销量。他们采用了传统方法,询问目标人群如何让奶昔“更好”(例如,巧克力味更浓、更便宜、料更足)。产品改进后,销量却未见增长 12。
- JTBD 的视角:研究人员将问题从“如何改进产品?”转变为“顾客‘雇用’这杯奶昔来完成什么任务?”。他们花了一整天(18个小时)在餐厅里观察顾客 13。
- 洞察:他们发现,近一半的奶昔是在早上 8:30 前卖给独自一人的通勤者。顾客要完成的“任务”并非“满足对甜食的渴望”,而是“让漫长无聊的通勤变得有趣,并撑到午饭时间” 13。
- 真正的竞争对手:这杯奶昔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品牌的奶昔,而是香蕉(吃得太快)、甜甜圈(开车吃太狼狈)和士力架(吃完有负罪感)12。奶昔之所以能胜任这项任务,是因为它黏稠,用细吸管要花 20 分钟才能喝完,既能打发时间,又干净便携,还能管饱 12。
- 解决方案:理解了这项“任务”后,解决方案变得显而易见:让早晨的奶昔更黏稠、加入水果块增加趣味性,并通过更快的汽车穿梭餐厅(drive-thru)服务来交付 13。这与仅仅让奶昔“巧克力味更浓”是截然不同的创新方向。
在冲刺中应用 JTBD
在工作坊中,团队需要从用户画像(“是谁”)转向 JTBD(“为什么”)。核心问题应该是:“在特定情境下,用户试图取得什么样的进步?” 这将引导整个讨论从关注产品功能转向关注用户成果,揭示用户在功能、社交和情感层面的真实驱动力 14。
JTBD 理论的价值远不止于产品优化,它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市场边界和竞争格局。奶昔案例揭示,麦当劳当时并非仅仅在“奶昔市场”中竞争,而是在一个更广阔的“沉闷通勤早餐市场”中竞争 15。传统分析方法将市场按产品类别划分,而 JTBD 则根据用户需要完成的任务来定义市场。这意味着真正的竞争对手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行业,例如香蕉和甜甜圈 12。这一视角使企业能够跳出“制造一杯更好的奶昔”的渐进式改良思维,转向“提供一个更好的通勤伴侣”的颠覆式创新。最终,这种方法能够揭示出那些被困于产品中心思维的竞争对手所无法看到的“市场空白地带” 18,并促使企业在整个用户体验(如更快捷的取餐服务)而非仅仅产品属性上进行创新。
III. 蓝图:将核心用户流程与价值对齐
核心用户流程(Core User Flows)是用户为完成其主要“任务”并体验产品价值主张所必须经过的关键路径 19。它是连接用户意图与产品价值的桥梁。绘制这些流程并非一项美学任务,而是一项逻辑工程,其目标是为用户创造一条通往“啊哈时刻”(Aha Moment)的最直观、最无摩擦的路径。
用户流程图的基础
- 定义:用户流程图是一种可视化图表,它展示了用户在与产品交互时,从一个特定的入口点到完成最终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19。
- 目的:其主要目的在于设计直观的界面,评估现有设计中的摩擦点,并向整个团队清晰地传达产品逻辑 21。它帮助设计师预测用户的期望和心智模型,从而打造更符合直觉的体验 22。
- 关键组件:使用标准符号(圆形代表开始/结束,矩形代表步骤/页面,菱形代表决策点)来创建清晰的、单向的流程图,并确保每个流程图只对应一个核心目标 19。
冲刺中的简化流程
- 第一步:明确目标。基于 JTBD 的分析,确定用户需要达成的最重要的成果。这便是流程的终点。
- 第二步:定义入口点。用户的旅程从哪里开始?是首页、广告落地页,还是邮件链接?19。用户进入时的情境至关重要。
- 第三步:构思步骤。列出用户从入口到目标必须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重点是“行动”,而非“页面” 24。
- 第四步:可视化与简化。将这些步骤视觉化地绘制出来。在此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步骤并消除摩擦?” 19。目标是创造通往价值的最短路径。
一个精心设计的用户流程,是用户激活旅程的具体体现。它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是一幅经过精心编排的路线图,旨在有意识地引导用户从“初始设置时刻”(Setup Moment)顺利抵达“啊哈时刻”。用户激活的核心目标是让用户尽快体验到产品的核心价值 25。既然用户流程图描绘了用户采取的每一个具体步骤 19,那么 MVP 的“核心用户流程”就应被明确定义为“通往‘啊哈时刻’的关键路径”。这意味着在绘制流程图时,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决策点(菱形)、每一个界面(矩形)都必须经过一个严苛问题的审视:“这一步是让用户更接近‘啊哈时刻’,还是增加了不必要的摩擦?” 这种思考方式将用户流程图从一个普通的 UX 交付物提升为一项核心战略活动。它迫使团队将抽象的价值主张和 JTBD 转化为具体、可交互的体验,并为 MVP 的范围提供了清晰、无可争议的界定:只构建这条关键路径上所必需的元素。
IV. 引擎:构建增长循环,而非填补漏斗
最成功的现代产品并非仅仅通过线性的营销漏斗来获取用户,而是将增长引擎直接植入产品本身。增长循环(Growth Loop)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其中一个周期的输出(例如,一个活跃用户、用户生成的内容)会被重新投资于下一个周期的输入,用以获取更多用户,从而创造出可持续的、指数级复合增长效应 26。
传统漏斗的缺陷
传统的 AARRR 等漏斗模型是线性的、单向的。为了从漏斗底部获得更多产出,你必须持续不断地向顶部投入更多资源(资金、人力、渠道),这种模式不仅不可持续,还会在组织内部造成战略和职能上的“筒仓效应”,即各部门各自为政 26。
增长循环的力量
- 复合增长:如同复利,增长循环的每一个周期都会带来更多用户,这些新用户又会开启他们自己的增长周期,最终形成指数级增长 28。
- 防御性:由于增长循环深度整合了产品、渠道和商业模式,它比单一的广告策略更难被竞争对手复制,从而构筑了坚实的护城河 26。
MVP 阶段可考虑的关键增长循环类型
- 病毒/推荐循环(Viral/Referral Loop):现有用户带来新用户。
- 机制:用户注册 → 体验到价值 → 分享或邀请他人(通常伴有激励) → 新用户注册,循环往复。
- 案例:Dropbox 经典的“邀请好友获取更多免费空间”机制是这种循环的典范 26。它将用户获取直接融入了产品体验的核心。
- 用户生成内容循环(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 Loop):用户创造的内容通过搜索引擎优化(SEO)或社交分享吸引新用户。
- 机制:用户在平台上创造内容 → 内容被非用户发现(例如通过搜索) → 非用户为消费或创造更多内容而注册。
- 案例:Substack 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创作者发布文章(内容),并分发给自己的读者。读者中的其他潜在创作者看到“由 Substack 驱动”的品牌标识后,便会注册成为新的创作者,从而启动新一轮循环 26。另一个例子是 LinkedIn,用户创建的个人资料会被搜索引擎索引,当其他人搜索该用户时便会发现 LinkedIn,进而注册成为新用户 31。
增长循环模型从根本上重塑了我们对“增长”的理解,它宣告了“增长是一个产品特性,而非一个部门职能”的新范式。在传统漏斗模型中,市场或销售部门负责“填充漏斗顶部” 29。然而,增长循环的定义要求用户在产品内部完成某个特定动作(如发送邀请、创建公开内容)来引入新用户 26。这意味着产品团队(设计师、工程师)直接肩负着构建用户获取机制的责任。核心用户流程的设计必须能够自然地引导用户完成那个能“驱动循环”的关键动作。这种模式打破了产品和营销部门之间的壁垒 29,产品本身即是最高效的营销渠道。这一转变对团队组织和资源投资产生了深远影响:企业不再是雇佣更多销售人员去填补一个不断漏水的桶,而是投资于产品团队,以减少病毒循环中的摩擦,从而获得更巨大、更可持续的回报。
V. 激活之旅:为初始设置、啊哈和习惯时刻而设计
用户激活并非一个单一事件(如注册),而是一段包含三个关键里程碑的旅程:初始设置时刻(Setup Moment)、啊哈时刻(Aha Moment)和习惯时刻(Habit Moment)25。设计一条能让用户快速、顺畅地通过这三个时刻的路径,是将新注册用户转化为长期活跃用户的核心关键。
解构激活旅程
- 初始设置时刻(Setup Moment):用户完成了体验产品核心价值所必需的最低限度操作的时刻。它是通往“啊哈时刻”的发射台 25。
- 案例 (Pinterest):用户选择五个感兴趣的话题。这是 Pinterest 为用户呈现一个充满相关、可收藏内容的个性化首页(即“啊哈时刻”)所必需的准备工作 32。
- 案例 (Slack):用户创建工作空间并邀请第一位团队成员。这为后续发生实时对话(即“啊哈时刻”)创造了条件 25。
- 啊哈时刻(Aha Moment):用户首次体验到产品核心价值主张的瞬间。这是一个“奇妙时刻”,用户豁然开朗,真正理解了产品的用途和它带来的好处 25。
- 案例 (Facebook):用户意识到平台是一个社交网络,而不仅仅是个人主页。这个时刻被发现与“10天内添加7个好友”这一行为高度相关 25。
- 案例 (Slack):与同事进行第一次实时、有条理的对话,并意识到这比混乱的电子邮件高效得多 35。
- 如何找到它: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与长期留存相关的关键用户行为,并与你的忠实用户交流,了解是哪个瞬间让他们“开窍” 35。
- 习惯时刻(Habit Moment):用户已经重复了足够多次核心行为,使得使用产品成为其日常或工作流程中一个自然而然的部分。这是实现用户留存的终极目标 25。
- 案例 (Pinterest):用户在注册后的首个 28 天内,有 4 天都进行了内容收藏操作。这表明使用习惯已经形成 32。
- 区别:“啊哈时刻”是一次性的发现体验,而“习惯时刻”是一种重复性的、根深蒂固的行为状态 33。
这个激活框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模型,更是一个强大的用户引导(Onboarding)诊断工具。许多团队面对糟糕的用户留存率时束手无策,而这个框架将“激活”这一模糊问题分解为三个清晰、连续且可衡量的阶段 32。团队可以为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量化指标,例如,为 Pinterest 的初始设置时刻设定“24小时内选择5个话题的用户比例” 32。这使得团队能够精准定位用户流失的瓶颈:是用户在初始设置阶段就放弃了?还是他们完成了设置却从未体验到核心价值(啊哈时刻)?又或者,他们体验了一次价值后便再也没有回来,未能形成习惯?这种诊断能力让产品优化变得有的放矢。团队可以针对特定瓶颈设计高度聚焦的实验(例如,简化设置流程、增加引导以触发啊哈时刻),并精确衡量其对特定激活指标的影响,从而实现一种更高效、数据驱动的优化循环。
VI. 现实检验:精益化的竞品分析
对于 MVP 阶段而言,竞品分析的目的不是撰写一份长篇累牍的报告,而是一个精益、快速的流程。其核心目标是理解市场中已有的最佳实践,明确用户的基准期望,并找到 MVP 可以利用的“市场空白地带” 18。
冲刺中的精益方法
- 识别竞争对手(直接与间接):
- 直接竞争对手:用同样的方式,为同样的用户,解决同样问题的公司 37。
- 间接竞争对手:用不同的方案解决同样问题,或为不同用户解决同样问题的公司 37。牢记 JTBD 的洞察:你真正的竞争对手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产品类别,就像奶昔与香蕉的竞争一样。
- 方法:询问潜在客户他们目前使用什么方案,进行关键词研究,并利用 LinkedIn 的“相似页面”功能 37。
- 创建竞品矩阵:使用一个简单的电子表格,对 5-10 个核心竞争对手在关键维度上进行比较 37。
- 关键维度:业务概览(成熟度、规模)、市场进入策略(获客渠道)、产品供给(功能、定价),以及一个简化的 SWOT 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37。
- 聚焦最佳实践:分析的重点不应仅仅是罗列功能,而是要深入研究成功产品是如何处理关键用户体验的,特别是它们的上手流程和核心增长循环。哪些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竞争对手的存在,为你的用户心中设定了一个关于“价值”的基准线。用户并非在一张白纸上体验你的产品,他们带着由现有工具塑造的心智模型和期望而来 18。竞品分析揭示了当前市场中解决特定任务的“最佳体验”是怎样的。这意味着你的 MVP 所能提供的“啊哈时刻”的门槛,并非由你决定,而是由市场决定。因此,精益竞品分析的一个关键产出,是为你的产品定义一个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啊哈时刻”假设。例如:“虽然竞品 X 通过功能 Y 提供价值,但我们发现用户的真实‘待办任务’是 Z,而我们的方案能将完成 Z 的步骤减半。我们的‘啊哈时刻’就是用户体验到如此轻松地完成任务 Z 的那一刻。” 这种思考方式将竞品分析从一个被动的“看看别人在做什么”的防御性活动,转变为一个主动的战略工具,用于在用户旅程最关键的节点上设计出卓越的体验。
VII. 三日冲刺:构建基石的行动议程
上述所有战略基础,都可以在一个为期三天的、与客户及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高强度工作坊中高效地建立起来。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按天划分的议程,它将前面所有概念融合成一个结构化且富有成效的流程。
会前准备
参与者应提前准备好对业务问题、目标用户和主要竞争对手的初步思考。主持人则需准备好价值主张画布等模板工具 38。
冲刺议程表
鉴于用户查询明确提出了“3天”的时间框架,提供一个结构化的议程是本文最关键、最实用的交付成果。通过表格形式呈现多日工作坊计划,是最清晰、最易于理解和执行的方式。它将文章中的理论概念转化为一个具体的、循序渐进的指南,直接回答了“我究竟如何在三天内完成这一切?”的核心问题,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本文核心承诺的可信度和价值。
表 1: MVP 战略基础三日冲刺议程范例
日期 / 时间 | 核心焦点 | 关键活动与框架 | 期望成果 | ||
---|---|---|---|---|---|
第一天:对齐与战略 | 上午:明确“为何做” | 业务目标与价值主张: - 定义长期目标与成功指标 40。 | - 使用价值主张画布进行头脑风暴 6。 | - 运用 FAB 方法草拟初步的价值主张声明 7。 | 对业务问题达成清晰、共享的理解,并产出一系列能阐明独特客户价值的价值主张草案。 |
下午:明确“为谁做” | 目标用户与动机: - 构建初步用户画像(Proto-Personas)11。 | - 转向**“待办任务”(JTBD)**访谈与分析 13。 | - 揭示用户试图完成的核心“任务”,包括功能与情感维度 14。 | 对目标用户的核心动机建立深刻的、因果性的理解,超越人口统计学,触及用户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 | |
第二天:流程与增长 | 上午:明确“如何做” | 核心用户流程图绘制: - 将首要 JTBD 定义为流程的最终目标。 - 绘制通往“啊哈时刻”的关键路径 19。 | - 头脑风暴所有步骤,将流程可视化,并无情地消除摩擦点。 | 一份可视化的蓝图,清晰展示最重要的用户旅程,并为实现价值的速度进行了优化。它定义了 MVP 界面的核心范围。 | |
下午:明确“增长引擎” | 激活与增长循环设计: - 基于核心流程定义初始设置、啊哈、习惯时刻 25。 | - 构思可整合进核心流程的增长循环机制(如病毒式、UGC)26。 | 对关键激活里程碑的清晰定义,以及一个可内置于 MVP 中进行测试的主要增长循环假设。 | ||
第三天:验证与整合 | 上午:明确“外部环境” | 精益竞品分析: - 识别 3-5 个关键的直接与间接竞争对手。 - 在竞品矩阵上映射其产品与服务 37。 | - 分析其上手流程,识别最佳实践与“市场空白”机会 18。 | 对竞争格局、用户期望和战略差异化切入点有清晰的认知。 | |
下午:明确“做什么” | 整合与定义 MVP 范围: - 回顾前几日的所有产出。 - 将所有发现整合到一份精益 UX 画布或类似的总结文档中 41。 | - 仅基于交付核心用户流程和测试主要增长循环所需,来确定 MVP 的功能优先级。 | 一份统一、连贯的 UX 基础文件,使所有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并为 MVP 开发团队提供一个清晰、经过验证且风险可控的范围。 |
结论:审慎构建,自信发布
让我们回到起点:“设计绝非猜想”。这个为期三天的流程,用经过验证的学习和战略对齐,取代了毫无根据的假设 2。
这七大支柱并非一张孤立的清单,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系统。一个通过 JTBD 视角深刻理解的价值主张,定义了交付强大“啊哈时刻”所必需的核心流程,而这个流程本身又可以被设计成驱动增长循环的引擎。
最终,鼓励所有产品人告别以功能为中心、高风险的开发模式,转而拥抱这种结构化、战略性的冲刺。其成果不仅是一个更好的 MVP,更是一条通往构建用户真正愿意“雇用”并热爱的产品的、更快速、更高效的路径。
想获取更多AI辅助设计和设计灵感趋势?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设计小站」:sjxz00。
Works cited
- 一堂千萬損失的創業課:為何太早做出MVP,反倒害了新創?,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tvca.org.tw/10-%E5%89%B5%E6%8A%95%E5%B0%88%E6%AC%84-36.html
- Methodology - The Lean Startup,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theleanstartup.com/principles
- 最小mvp的定义及入门指南 - BoardMix博思白板,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boardmix.cn/article/minimum-viable-product/
- 玩转MVP不要错过这四个案例- Scrum中文网,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scrum.cn/19067.html
- 打造您的競爭優勢- 掌握價值主張| 聯想香港 - Lenovo,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lenovo.com/hk/zh/glossary/value-proposition/
- 什麼是價值主張?如何撰寫網站價值主張?-iWare網頁設計公司,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iware.com.tw/blog-1222.html
- 如何有力地传达企业的价值主张?(附示例) - Shopify 中国,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shopify.com/zh/blog/value-proposition
- 独特价值主张(UVP)的定义和创建- Shopify 中国,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shopify.com/zh/blog/unique-value-proposition
- 價值主張:我們的產品解決了什麼問題?談產品價值主張與定位 - 商業思維學院,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bizthinking.com.tw/2021/10/26/value-proposition-product/
- 用户画像从0到100的构建思路_架构 - InfoQ,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infoq.cn/article/ouqjdlfstryamtbyzier
- 如何为SaaS 构建MVP:分步指南,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payproglobal.com/zh/%E6%93%8D%E4%BD%9C%E6%8C%87%E5%8D%97/%E6%9E%84%E5%BB%BAsaas-mvp/
- Clay Christensen’s Jobs to Be Done framework: How to … - Fullstory,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fullstory.com/blog/clayton-christensen-jobs-to-be-done-framework-product-development/
- Clay Christensen’s Milkshake Marketing | Working Knowledge - Baker Library,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library.hbs.edu/working-knowledge/clay-christensens-milkshake-marketing
- Jobs to Be Done Theory - Christensen Institute,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christenseninstitute.org/theory/jobs-to-be-done/
- Celebrating Clayton Christensen: On Hiring A Milkshake - Productside,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productside.com/celebrating-clayton-christensen-on-hiring-a-milkshake/
- How “Job To Be Done” theory helped McDonald’s? - Concurate,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concurate.com/how-jtbd-job-to-be-done-theory-helped-mcdonalds/
- 什么是JTBD模型,大厂都在用的用户需求分析法! - BoardMix博思白板,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boardmix.cn/article/jtbdmodel/
- In a Crisis, Use Lean Competitive Analysis - Vecteris,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vecteris.com/blog/knowledgeshare/in-a-crisis-use-lean-competitive-analysis
- What Are User Flows? | IxDF,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interaction-design.org/literature/topics/user-flows
- User Flow Mapping definition | Uxcel,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app.uxcel.com/glossary/user-flows
- What Are User Flows In UX Design? [Full Beginner’s Guide] - CareerFoundry,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careerfoundry.com/en/blog/ux-design/what-are-user-flows/
- Creating a User Flow Map for Better UX | UXtweak,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blog.uxtweak.com/user-flow-in-ux/
- Ultimate Guide to User Flows for Exceptional UX - Justinmind,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justinmind.com/blog/user-flow/
- The discovery workshop made simple: your step-by-step guide - Boost,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content.boost.co.nz/discovery-workshop
- Designing for Success: The Set Up, Aha, and Habit Moments | by …,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medium.com/@patonv/designing-for-success-the-set-up-aha-and-habit-moments-a34e9873e0d4
- The Growth Loop Framework Explained - Growth Method,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growthmethod.com/growth-loops/
- What is a growth loop?,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growthmethod.com/what-is-a-growth-loop/
- Growth Loops: How The World’s Best Brands Build Growth - NoGood,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nogood.io/blog/growth-loops/
- Growth Loops: Transcending AARRR Frameworks — Reforge,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reforge.com/blog/growth-loops
- Substack’s Core Growth Loop - Brian Balfour,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brianbalfour.com/quick-takes/substack-core-growth-loop
- How to drive acquisition with growth loops - Kasva,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kasva.io/post/how-to-drive-acquisition-with-growth-loops
- Reforge Recap: Engagement + Retention - Conor Dewey,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conordewey.com/blog/reforge-engagement-retention/
- The 4 Stages of Activation | Community,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community.amplitude.com/tips-tricks-86/the-4-stages-of-activation-4596
- Define your setup moment - Reforge,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reforge.com/guides/define-your-setup-moment
- Creating Aha Moments in UX [With Examples] - Excited agency,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excited.agency/blog/aha-moment-examples
- A practical guide to improving product retention - Georgian,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georgian.io/improving-user-retention/
- Build Your Startup With Confidence: How To Do A Competitor …,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antler.co/academy/startup-competitor-analysis
- How to Run Product Discovery Workshops Successfully? - Zeda.io,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zeda.io/blog/how-to-conduct-product-discovery-workshops
- Product Discovery Workshop - Evojam,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evojam.com/product-discovery-workshop
- Product Discovery Workshop: Know What You’re Building - Pragmatic Coders,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pragmaticcoders.com/blog/product-discovery-workshop-everything-you-need-to-know
- Lean UX Canvas Template | The Conference room,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templatesformanagers.com/template/lean-ux-canvas-template
- Lean UX canvas template - Mural,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mural.co/templates/lean-ux-canvas
- The Ultimate Guide to the Lean Startup Methodology | DailyBot Insights,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www.dailybot.com/insights/the-ultimate-guide-to-the-lean-startup-method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