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阅读
审美提升:从包豪斯到当代,功能主义如何重塑日常美学?

设计案例解析:从包豪斯到当代,功能主义如何重塑日常美学?
前言
在工业设计的百年演进中,包豪斯学派无疑是一座里程碑。它以“形式追随功能”为核心,打破传统工艺美术的装饰桎梏,将美学与工业化生产深度融合,不仅为现代功能主义设计建立了系统理论框架,更推动设计思维从“手工造物”向“批量生产”的范式转型。
这种对“实用本质”的追求,跨越了时间与领域,深刻影响着现代建筑、平面设计及全球设计教育体系。如今,功能主义已不再是简单的“去装饰化”,而是演变为“功能、美学、可持续与技术”的多元平衡。今天,我们通过四个当代设计案例,解析功能主义在日常产品中的创新表达。
案例一:BLOND Facial Steamer——AI驱动的浴室功能整合(2025)
项目类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可制造性设计(DFM)、艺术指导
核心亮点:墙挂式镜像形态+AI设计流程+空间优化
这款面部蒸汽机最直观的突破,是将“功能隐藏于日常形态”——以浴室常见的镜子为载体,规避了传统台面蒸汽机“占空间、难收纳”的痛点,自然融入日常洗漱场景。其设计逻辑源于对用户行为的精准观察:面部蒸汽常用于剃须前软化皮肤,但传统产品因“使用场景割裂”(需额外摆放、收纳),导致用户使用率低。
更具前瞻性的是,该项目全程以AI工具为核心设计载体(如通过ComfyUI生成多版色彩、材质与表面处理方案),并于2025年米兰设计周“DOUBLE VISION”展览中,通过8块屏幕完整呈现数字设计流程——其目的不仅是展示AI在设计中的应用,更在于引发行业对“创意与技术边界”的讨论。
细节设计上,产品暗藏多重功能巧思:
- 镜体下方集成分层收纳架,可放置剃须刀、牙刷等必需品,同时隐藏电池仓与水箱,保持浴室视觉整洁;
- 水箱大口径设计兼具“握柄”与“快速加水”双重功能,提升使用便捷性;
- 包裹镜体与收纳架的“枕形边框”,通过微小的空间拓展,实现了功能组件的无缝集成,避免形态臃肿。
设计方信息
- 官网:www.blond.cc
- Instagram:@blondcreative
案例二:Daisyface Skincare Packaging——可持续与品牌基因的功能融合(2024)
项目类型:设计策略、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可制造性设计(DFM)、生产支持、视觉呈现
核心亮点:品牌形态提炼+模块化设计+可持续解决方案
Daisyface是一个以“雏菊成分”为核心的护肤品牌,主打“简单高效”的护肤理念。设计方BLOND为其打造的可填充式包装系列(涵盖洁面、爽肤水、面霜等6款产品),核心逻辑是“让形态服务于品牌与可持续”。
包装的基础形态源于“雏菊花冠”的抽象提取——将花瓣轮廓转化为容器的俯视截面,再通过纵向拉伸形成独特的瓶身曲线。这种形态不仅承载品牌基因,更具备多重功能价值:
- 人机工程:弧形瓶身贴合手掌,握持舒适;
- 嵌套收纳:6款产品可通过形态堆叠节省台面空间,满足“陈列美观性”需求;
- 生产效率:所有容器共享同一套模具(仅通过高度调整区分容量),同时采用统一的分配器头部(通过颜色区分产品),大幅降低模具成本与生产复杂度,为品牌未来扩展产品线预留空间。
在可持续设计上,该包装解决了行业常见痛点:传统可填充护肤品常将“分配器头部与替换装绑定”,导致替换装因“多材质混合”难以回收。而此设计将真空分配器集成于主容器,替换装仅为单一材质的内胆——用户只需通过磁吸结构拉开容器上下两部分,即可轻松更换,既简化操作,又提升回收效率。
此外,分配器头部采用“隐藏式设计”:不使用时完全嵌入瓶身,保持形态完整;使用时仅需旋转1/4圈即可弹出,兼顾美观与实用。配色上选择无性别倾向的中性色,既扩大受众覆盖,又确保设计风格的长效性。
设计方信息
- 官网:www.blond.cc
- Instagram:@blondcreative
案例三:TRAY & NESTING——模块化家具的空间适配(2024)
项目类型:边桌与托盘系列(为ONE BASE品牌设计)
材质:山毛榉木、粉末涂层钢材
尺寸:
- 边桌:500×340×630mm
- 托盘(大):283×98mm;(中):185×92mm;(小):81×81mm
这款边桌是对ONE BASE原有“TRAY桌”的迭代设计,核心目标是“提升空间适配性与使用灵活性”。设计方Studio PESI采用“基础框架+可拆卸托盘”的结构:
- 框架由实心山毛榉木(桌面支撑)与粉末涂层钢材(底座)组成,兼顾自然质感与结构稳定性,整体形态简洁,适配私人住宅、咖啡馆等多种场景;
- 桌面托盘可独立拆卸,既方便搬运物品(如咖啡、书籍),又能单独作为桌面收纳工具使用,实现“一桌多用”。
细节上,托盘边缘经过弧度打磨,既避免尖锐边角的安全隐患,又提升握持舒适度;组装设计更注重“无工具便捷性”——用户无需借助任何工具,1分钟内即可手动完成组装,降低使用门槛。
配套的“NESTING托盘系列”则进一步拓展功能:三款不同尺寸的托盘以边桌桌面面积为比例基准设计,可相互堆叠收纳,也能与边桌的可拆卸托盘组合使用(如在桌面上用小托盘分类放置钥匙、眼镜等小物件),通过模块化组合满足多样化收纳需求。
设计方信息
- 设计:Studio PESI
- 品牌:ONE BASE
- 合作咨询: [email protected]
- 版权:©️Studio PESI 2016-2025
案例四:STACKER——一把解决“收纳痛点”的堆叠椅(乌克兰设计制造)
核心亮点:创新堆叠结构+定制化属性+多场景适配
STACKER椅子的设计核心,是用一个“看似简单的细节”解决公共与家庭空间的“收纳难题”——椅座中央的圆形孔洞,并非装饰元素,而是堆叠系统的关键:通过孔洞与另一把椅子的椅腿精准对接,可实现4-5把椅子垂直堆叠,大幅节省储存、运输空间(相比传统堆叠椅,空间占用减少约60%)。
这种设计让它成为“场景适配性极强”的基础款家具:无论是咖啡馆、公寓,还是会议室,既能满足日常使用的舒适性(椅座弧度贴合人体臀部,靠背角度兼顾支撑与放松),又能在闲置时快速收纳,避免空间杂乱。
定制化是其另一大优势:金属底座可选择RAL色卡中的任意颜色,椅面面料也支持客户自选(或从品牌提供的面料库中挑选),既能满足商业空间的品牌调性统一,也能适配家庭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项目信息
- 设计师:Ivan Voitovych
- 制造商:oitoproducts
- 高清图片下载(媒体用):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rqLVWgMGqKdPHgTXdmYDA42m3EmfmyPC?usp=sharing
- 咨询邮箱: [email protected]
更多AI前沿技术与设计灵感,欢迎关注「设计小站」公众号(ID:sjxz00),一起探索科技与设计的融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