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AI.Design

5分钟阅读

物理基础模型重大突破:通用物理Transformer GPhyT问世,用18TB模拟数据重塑物理仿真

物理基础模型重大突破:通用物理Transformer GPhyT问世,用18TB模拟数据重塑物理仿真

物理学迎来ChatGPT时刻!新模型GPhyT:看一眼就能预测流体运动

让AI学会”物理直觉”,18TB数据训练出的预测专家

科学家们刚刚打造了一个物理预测界的”ChatGPT”!这个名叫GPhyT(通用物理Transformer)的模型,通过分析海量的物理仿真数据,学会了预测各种流体运动、热量传递甚至冲击波的变化规律。

简单来说,它就像个物理界的预言家:只看几秒钟的流体运动画面,就能准确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工作原理:给AI装上”物理脑”

想象一下,GPhyT就像个既懂神经网络又懂物理引擎的混血天才。它只需要观察一小段物理过程(比如流体运动的几个瞬间),就能自己琢磨出其中的变化规律,然后预测后续发展。

这相当于教会了一个AI如何用微积分的思维来玩物理预测游戏——给它几个线索,它就能推演出整个故事。

学习资料:吃了18TB的”物理大餐”

为了让这个模型见多识广,研究团队给它准备了超级丰富的学习资料——整整1.8TB的物理仿真数据,相当于几千小时的物理现象视频。

这些数据包罗万象:平静的流水、汹涌的湍流、热量传递、流体绕障碍物流动,甚至还有多孔材料中的复杂流动。就像让一个学生不仅学了课本知识,还见识了各种现实中的物理现象。

预测能力:准确度超乎想象

在实际测试中,GPhyT展现出了惊人的预测能力。在单步预测任务中,它的准确度比现有的UNet模型提升了5倍,比FNO模型提升了29倍——而且用的参数数量还差不多。

这就好比两个学生参加考试,一个复习了10小时,另一个只复习了2小时,但后者考得更好,说明学习方法更高效。

最神奇的是:举一反三的能力

最让人惊喜的是,这个模型还能处理从来没学过的新情况。比如给它一个训练时从未见过的边界条件,甚至是超音速流动这种复杂场景,它仍然能给出合理的预测。

虽然细节上可能不够完美,但大的物理结构都能预测对——就像一个人虽然没学过某个具体案例,但凭借扎实的物理直觉,还是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稳定性:预测50步都不崩

在连续预测50个时间步长的测试中,GPhyT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稳定性。虽然随着预测步数增加,一些小细节会逐渐模糊,但整体的物理行为始终保持合理。

这比其他学习模型强太多了——很多模型预测几步就开始”胡说八道”,而GPhyT能保持很长时间的可靠性。

这项突破的意义在于,它证明了Transformer架构不仅能处理语言和图像,在理解物理规律方面同样潜力巨大。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专门针对不同科学领域的基础模型出现。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509.13805

本文整理自@omarsar0推文。

想要了解更多AI设计辅助工具和创意灵感?欢迎关注「设计小站」公众号:sjxz00,一起探索科技与设计的奇妙融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