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阅读
贝叶斯思维产品设计不确定性的终极心智模型
走向“更少犯错”:关于贝叶斯思维的指南,驾驭产品设计或创业不确定性的终极心智模型
从“追求正确”到“走向更少犯错”

产品设计或创业的核心挑战并非精准预测未来,而是在极度的不确定性中有效航行。传统的商业计划之所以常常失效,是因为它们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之上:即新创企业所处的环境具有某种程度的可预测性。然而,现实是,产品设计或创业活动往往发生在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所描述的“奈特不确定性”(Knightian uncertainty)领域——这是一个风险无法衡量、概率完全未知的世界 1。在这种环境中,任何试图一次性“做对”的尝试都无异于赌博。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核心论点:贝叶斯思维(Bayesian thinking)是应对这种根本性不确定性的终极解决方案。它不应被仅仅视为一种统计技术,而应被看作是产品设计或创业者决策的“操作系统”。这种思维模式将产品设计或创业者的目标从“证明初始想法的正确性”重新定义为“通过不断更新信念,让自己对市场、客户和商业模式的认知‘越来越少犯错’” 3。

在深入探讨之前,有必要审视产品设计或创业信念的心理根源。研究表明,产品设计或创业者的初始信念(即“先验概率”)是主观的,深受其个人经历、认知能力和性格的影响 4。更重要的是,这种信念必须足够强大,才能支撑其采取诸如辞去稳定工作等高风险行动 4。这意味着,产品设计或创业行为本身就是一次贝叶斯式的飞跃。创始人的“先验信念”必须强大到足以压倒产品设计或创业的高失败率(一个很高的负面先验)和稳定工作的机会成本。因此,贝叶斯思维不仅是产品设计或创业征途中的导航工具,它更是点燃整个旅程的隐性逻辑。正是这种最初的、有时近乎非理性的高强度信念,为后续所有学习和迭代提供了必要的动力。

本报告将系统性地剖析这一心智模型。 首先,我们将界定贝叶斯思维的框架; 其次,将其与精益产品设计或创业(Lean Startup)方法论相结合,展示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再次,通过对最小可行产品(MVP)、战略转型(Pivot)和A/B测试的深度案例分析,具象化地展示贝叶斯思维在产品设计或创业关键节点上的作用;最后,本报告将提炼出一个可供创始人直接应用的实践框架。
第一节 贝叶斯思维:产品设计或创业者应对不确定性的框架
1.1 解构贝叶斯引擎
贝叶斯思维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方法,用于在获取新信息时系统地更新我们的信念。这个过程可以被分解为三个核心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学习引擎。

-
先验信念(Prior Belief):初始假设
这是产品设计或创业者旅程的起点,是其商业构想所依赖的“信念之跃”(leap-of-faith)。在贝叶斯框架中,这并非一个单一的、确定的数字,而是一个概率分布,代表了对一系列可能结果及其可能性的判断 4。例如,一位SaaS创始人的先验信念可能是:“我相信有70%的可能性,小微企业愿意为我们的新型会计软件支付每月50美元的费用。”这个信念源于创始人的背景、经验和洞察,是驱动一切行动的初始能量 4。 -
新证据的可能性(Likelihood of New Evidence):市场的声音
这是通过与真实世界互动来收集数据的过程。证据可以来自客户访谈、销售数据、用户行为分析、市场调研等多种渠道 3。在收集到证据后,关键问题是:“如果我的初始假设为真,我看到这些证据的可能性有多大?” 5。例如,如果在前100个潜在客户访谈中,有60个表示愿意付费,这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新证据。 -
后验信念(Posterior Belief):更新后的世界观
这是将先验信念与新证据相结合后,得出的经过修正的、更接近真实的信念。后验信念不是终极真理,而是下一个学习周期的全新、更精确的起点 3。其核心逻辑遵循贝叶斯定理的数学形式:$$P(H|E) = \frac{P(E|H) \times P(H)}{P(E)}$$
其中,$P(H)$ 是对假设H的先验信念,$P(E|H)$ 是在假设H为真时观察到证据E的可能性,$P(E)$ 是观察到证据E的总体概率,而 $P(H|E)$ 则是我们最终得到的、在观察到证据E后对假设H的后验信念。
这种从先验到后验的动态更新过程,建立了一个产品设计或创业的因果循环。一个孤立的商业想法是静止的,而创始人的“先验信念”则是将其转化为行动(如开发、销售)的势能。然而,没有反馈的行动只是在盲目执行一个固定计划。从行动中收集到的“证据”构成了反馈机制。最终,“后验更新”则是对航向的修正。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强大的信念 → 驱动行动 → 收集证据 → 更新信念 → 指导新的行动。在这个模型中,成功不再仅仅取决于初始信念的质量,更取决于这个更新循环的速度和准确性。一个拥有中等初始想法但能快速、诚实地进行信念更新的创始人,其成功概率要远高于一个拥有绝佳想法却罔顾现实证据的创始人。
1.2 从二元对立到概率思维
采纳贝叶斯思维所需的最关键的心智转变,是从“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转向用“置信度”来衡量信念的概率思维模式 5。产品设计或创业者的世界不再由“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和“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构成,而是由“根据现有证据,我对我的想法成功的置信度是X%”构成。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经典的医学诊断案例。假设一名患者接受了一项罕见病的检测,该检测的准确率高达99%(即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均为99%),而该疾病在总人口中的发病率(基础概率)仅为万分之一。当患者拿到阳性检测结果时,其直觉反应可能是自己有99%的概率患病。

然而,贝叶斯逻辑要求我们将这个新证据(阳性结果)与极低的“先验概率”(万分之一的发病率)结合起来看。计算过程会揭示,由于基础概率过低,一个阳性结果更有可能是一个“假阳性”(即健康人被误诊),而非“真阳性”。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真实患病的概率(后验概率)可能远低于1% 7。

这个案例为产品设计或创业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一个产品设计或创业想法就像一次“诊断”,早期的积极信号(如朋友的称赞或初步访谈的乐观反馈)就像“阳性的检测结果”。然而,这些积极信号必须与产品设计或创业的极高失败率(即极低的“成功先验概率”)进行权衡。贝叶斯思维提醒创始人,不要被孤立的、看似积极的证据冲昏头脑,而要始终将其置于更广泛的基础概率环境中进行评估,从而得出一个更理性的、经过校准的判断。
第二节 精益产品设计或创业即应用贝叶斯主义:化理论为行动
如果说贝叶斯思维是产品设计或创业决策的底层逻辑,那么由埃里克·莱斯(Eric Ries)提出的精益产品设计或创业(Lean Startup)方法论,则是将这一逻辑转化为可执行流程的最广泛、最成功的商业实践。精益产品设计或创业的核心——“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循环,与贝叶斯思维的“先验-证据-后验”模式形成了完美的映射关系。
2.1 “构建-测量-学习”循环即贝叶斯引擎
精益产品设计或创业框架为产品设计或创业者提供了一套将贝叶斯理论付诸实践的工具和词汇,将抽象的信念更新过程转化为具体的商业活动。
- 构建(Build):设计一个实验
在精益产品设计或创业的语境中,“构建”阶段的核心目的不是开发最终产品,而是创造一个用于测试核心假设(即先验信念)的“实验品”——也就是最小可行产品(MVP)11。这个阶段的产出物是为了获取知识而设计的。 - 测量(Measure):收集证据
“测量”阶段对应贝叶斯的证据收集环节。通过将MVP投放市场,产品设计或创业者可以收集关于用户行为的定量数据(如点击率、转化率)和定性反馈(如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12。这些数据就是用于更新信念的客观证据。 - 学习(Learn):更新信念
“学习”阶段是整个循环的认知中枢,对应贝叶斯的后验更新。通过分析测量阶段收集到的数据,团队对初始假设进行验证或证伪,并最终做出“坚持(Persevere)”或“转型(Pivot)”的战略决策 12。这个决策过程本身就是一次信念的重大更新,形成了一个新的、更可靠的后验信念,并以此为起点开启下一轮循环。
这种方法论的深层价值在于,它将科学方法大众化并引入了商业领域。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一个循环过程:提出假说 → 设计实验 → 收集数据 → 修正假说。贝叶斯推断为这个过程提供了数学形式化的表达:先验信念 → 收集证据 → 后验信念。而精益产品设计或创业的“构建-测量-学习”循环,则是这个过程在商业环境下的操作性翻译。

因此,精益产品设计或创业并非仅仅是一系列零散的产品设计或创业技巧,它是一个系统性的框架,使得没有统计学背景的创始人也能应用贝叶斯科学的严谨逻辑。它提供了一套共享的词汇和流程,让整个团队能够共同、客观地更新其集体信念。通过采纳精益产品设计或创业,一家公司实际上是在其组织内部植入了一种贝叶斯文化。这使得主观的争论(例如,“我认为我们应该开发功能X”)转变为客观、可测试的假设(例如,“我的先验信念是用户会偏爱功能X,现在让我们构建一个MVP来收集证据,以更新我们的信念”)。

2.2 MVP:是实验,而非产品
在贝叶斯框架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最小可行产品(MVP)的真正目的。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将MVP视为最终产品的“缩减版”或“粗糙版”,这往往导致团队在验证核心假设之前就投入了过多的开发资源 11。

MVP的真正目标是,用最少的努力和资源,获取关于核心假设的最大化的“经验证的学习”(validated learning)14。它本质上是一个信息收集工具,而非销售工具。正确的构建MVP的思路应该是逆向的:首先,明确定义你需要学习什么(即最关键的未知信息);其次,确定如何测量与该学习目标相关的指标;最后,才决定需要构建什么最简单的东西来完成这次测量 11。MVP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的功能,而在于它能带回的数据和认知。
第三节 案例研究一:用最小可行产品(MVP)验证核心信念
以下三个标志性的MVP案例,生动地展示了产品设计或创业者如何通过低成本的贝叶斯实验,来测试高风险的先验信念,从而在投入巨大资源前有效地管理不确定性。

3.1 Zappos:测试“在线鞋履销售”假说

- 先验信念: 1999年,创始人尼克·斯威姆(Nick Swinmurn)持有这样一个在当时看来颇为大胆的信念:“消费者已经准备好并且愿意在网上购买鞋子” 15。这是一个未经证实、置信度中等的假设。
- 实验(MVP): 斯威姆没有采取耗资巨大的行动——即预先采购大量库存。相反,他设计了一个极为精简的实验:他建立了一个基础网站,去当地的实体鞋店拍摄鞋子的照片,然后将这些照片发布到网站上,仿佛这些就是他自己的库存。当有顾客下单时,他会亲自去那家店里买下相应的鞋子,然后再邮寄给顾客 15。这种模式被称为“零库存MVP”或“礼宾式MVP”(Concierge MVP),其核心在于用人工服务来模拟核心功能,以最低成本测试市场需求 19。
- 证据: 实验产生了最直接、最可信的证据——真实的顾客用真实的金钱下了订单 17。
- 后验更新: 这一证据极大地增强了斯威姆对其初始信念的置信度。市场需求得到了强有力的验证,这给了他充足的信心去筹集资金,并最终建立起一个基于自有库存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20。
3.2 Dropbox:测试“无缝同步”假说

- 先验信念: 创始人德鲁·休斯顿(Drew Houston)坚信:“大量对技术敏感的早期用户迫切需要一种‘即开即用’的文件同步解决方案” 22。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完美地解决这个技术难题非常困难且成本高昂。
- 实验(MVP): 休斯顿没有直接投入资源去构建一个功能完备、可扩展的后端系统,而是选择了一种更聪明的方式来验证需求。他制作了一个简单的三分钟演示视频,用屏幕录制的方式展示了产品最终会如何工作。这个视频并非简单的功能罗列,而是精心设计,充满了面向技术社区(特别是当时的Digg.com用户)的“内部梗”和幽默元素,以精准地吸引其目标早期用户 22。
- 证据: 视频发布后迅速在目标社群中疯传。Dropbox的Beta版本候补名单在一夜之间从5,000人激增到75,000人 22。
- 后验更新: 这是压倒性的证据,证明了用户“痛点”的真实性和其解决方案的巨大吸引力。在产品完全开发出来之前,市场需求就得到了验证。这次成功的MVP实验极大地降低了整个项目的风险,为后续的融资和团队建设铺平了道路。
3.3 Airbnb:测试“与陌生人同住”假说

- 先验信念: 创始人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和乔·格比亚(Joe Gebbia)持有一个在当时看来极为激进且置信度很低的信念:“为了参加一个酒店房间已售罄的设计大会,人们愿意付费睡在陌生人客厅的气垫床上” 27。
- 实验(MVP): 他们没有开发一个复杂的预订平台,而是创建了一个极其简陋的网站,名为“AirBed & Breakfast”(气垫床与早餐)。他们将自己的公寓作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房源,充分利用现有资产(他们的居住空间)以最快、最廉价的方式测试这个核心假设 27。
- 证据: 实验期间,有三位参会者预订并支付了每晚80美元的费用 27。更重要的是,作为房东,创始人亲身接待了这些客人,从而收集到了宝贵的定性反馈,了解到住客真正看重的是什么,例如独特的本地体验和与房东的交流 26。
- 后验更新: 尽管样本量极小,但这个证据却异常强大。它提供了第一个关键的数据点,证明了他们那个反直觉的核心信念并非天方夜谭。这次初步的积极更新,给予了他们继续进行下一个更大规模实验的勇气——即允许其他人也将自己的空间挂到网站上 27。
这三个案例揭示了一个共同的深层逻辑:MVP的真正功能是通过学习来降低风险。Zappos的实验在每笔交易上都是亏损的;Dropbox的视频只产生了候补名单,没有直接收入;Airbnb的模式最初仅限于一个公寓。这表明,他们早期优化的目标并非利润,而是信息。他们以最低的成本“购买”了最宝贵的资产——关于市场需求的证据。这种“经验证的学习”是初创企业最核心的资产,因为它直接解决了产品设计或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制造出无人问津的产品的风险。因此,创始人评估其MVP构想时不应问“这如何能赚钱?”,而应问“我们最致命的假设是什么?以及,验证或证伪这个假设的最廉价、最快速的方法是什么?”这正是贝叶斯思维在风险管理中的精髓所在。
第四节 案例研究二:战略转型(Pivot)即一次彻底的信念更新
如果说MVP是小步快跑式的信念微调,那么战略转型(Pivot)则是贝叶斯思维在面对压倒性证据时的终极体现。它要求产品设计或创业者具备非凡的智识上的诚实,当现实数据与初始信念发生根本性冲突时,愿意彻底修正甚至完全抛弃自己最初的、甚至曾经珍视的假设。
4.1 从Glitch到Slack:在失败的灰烬中发现价值

- 初始先验信念: Tiny Speck公司的团队曾抱有非常强烈的信念:“一款名为Glitch的、充满创意、非暴力的古怪在线社交游戏,是一个可行且有巨大价值的商业项目” 29。他们为此投入了数年时间和数百万美元的资金。
- 压倒性的负面证据: 市场给出了清晰而痛苦的反馈——这个信念是错误的。Glitch面临着多重困境:开发成本高昂、难以找到产品与市场的契合点、受众群体过小,并且其技术基础(Flash平台)正迅速衰落 29。
- 意料之外的新证据: 在Glitch项目走向失败的过程中,团队内部出现了一个“异常信号”。为了解决分布式团队在开发Glitch过程中的沟通难题,他们为自己构建了一套内部沟通工具。他们发现,这个工具异常高效,完美地解决了他们亲身经历的沟通痛点 29。当团队向朋友们展示这个内部工具时,也获得了非常积极的反馈 29。
- 后验更新(战略转型): 面对Glitch的失败和内部工具的成功,团队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彻底放弃他们珍视已久的游戏梦想。他们基于新的证据,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先验信念:“这个内部沟通工具本身具有巨大的独立商业潜力,可以作为产品销售给其他公司团队。” 这是一次彻底的转型,从一个面向消费者的娱乐产品,转向一个面向企业的SaaS(软件即服务)工具 32。
4.2 从Burbn到Instagram:追随数据,化繁为简

- 初始先验信念: 创始人凯文·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和迈克·克里格(Mike Krieger)最初的信念是:“用户需要的是一款功能丰富的、基于地理位置的签到应用,名为Burbn,它同时包含照片分享等多种功能” 34。
- 令人困惑的证据: 在产品上线后,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揭示了一个清晰的模式:用户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Burbn的核心功能——签到以及其他复杂特性,但却对其中的照片分享和滤镜功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使用频率 34。数据发出了与创始人初始信念相悖的强烈信号。
- 后验更新(战略转型): 他们果断地更新了自己的信念,认识到:“用户真正想要的,其实是一个简单、优雅、快速分享精美照片的方式。” 这次转型是一次大胆的“减法”——他们剥离了Burbn中所有未被充分利用的功能,将全部资源集中在那个被数据证明是用户最喜爱的核心功能上 36。最终,一个全新的、专注的应用——Instagram诞生了。
这两个案例深刻地揭示了战略转型背后的因果关系。转型并非凭空产生的战略选择,而是由信念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所催生的必然结果。创始人的初始信念往往与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自尊紧密相连,这极易导致“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即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信念的证据,而忽略或轻视与之相悖的证据。

一个不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就是最强大的、不容忽视的负面证据。因此,一次成功的转型,本质上是客观证据的力量压倒了创始人主观偏见的时刻。这是贝叶斯思维战胜人类固有心理弱点的典范。它代表了一种宣言:“证据表明我错了。我将更新我的信念以适应现实,而不是试图强迫现实来迎合我的信念。” 35。由此可见,成功转型的能力不仅是一种战略技巧,更是一种深植于团队文化中的特质。一个卓越的产品设计或创业团队必须营造一种将智识上的诚实置于首位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基于数据改变想法被视为一种力量,而非弱点。
第五节 案例研究三:A/B测试即持续的贝叶斯式优化
在探讨了宏观的战略验证(MVP)和战略调整(Pivot)之后,我们将视角转向微观的产品优化层面。A/B测试是贝叶斯思维在日常产品迭代中进行持续、精细化信念更新的绝佳工具。

5.1 频率派与贝叶斯派的对比
在A/B测试领域,存在两种主流的统计学方法:频率派(Frequentist)和贝叶斯派(Bayesian)。理解它们的区别对于产品设计或创业公司至关重要。
- 频率派方法: 这是传统的统计检验方法。它要求在测试开始前预先计算所需的样本量,并在测试期间严格避免“偷看”数据,以免影响结果的有效性。其结论通过“P值”(p-value)来解读,这个概念往往是晦涩且反直觉的,例如,它的定义是“假设原假设(通常是两个版本没有差异)为真时,观察到当前数据或更极端数据的概率” 39。
- 贝叶斯方法: 这种方法从一个根本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它从一个关于转化率的“先验”信念开始,随着测试数据的不断流入,持续地更新这个信念。最终,它给出一个直接、直观的概率性陈述,例如:“B版本优于A版本的概率是92%” 39。
5.2 贝叶斯A/B测试对初创企业的优势

对于身处快速变化、资源有限环境中的初创企业而言,贝叶斯A/B测试在哲学和实践上都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 速度与灵活性: 初创企业通常无法承担漫长的测试周期以达到预设的样本量。贝叶斯测试允许持续监控结果,因为一个具有高概率优势的版本可以更早地被识别出来,从而支持更快的决策 39。
- 直观的沟通: 向非技术背景的团队成员或管理者解释P值的含义是出了名的困难。相比之下,“B版本有92%的获胜机会”这样的结论是即时可理解的,能够被团队所有成员快速吸收并据此行动,从而促进了更好的跨部门协作和数据驱动的决策文化 41。
- 更好地处理不确定性: 贝叶斯方法天然地拥抱不确定性。它提供的不是一个单一的点估计和一个“显著/不显著”的二元判决,而是一个完整的后验概率分布。这使得团队可以更细致地理解结果的不确定性程度,例如,他们可以计算出“如果选择B版本但它实际上更差,我们预期的损失是多少”,这与初创企业所面临的模糊现实更为契合 39。

5.3 A/B测试方法论对比
为了给创始人及产品经理提供一个清晰的决策指南,下表将两种A/B测试方法在对初创企业最重要的几个维度上进行了对比。
| 标准 | 频率派方法 | 贝叶斯方法 | 对初创企业为何重要 |
|---|---|---|---|
| 核心问题 | “观察到的差异是否在统计上显著(即不太可能由随机偶然造成)?” | “B版本优于A版本的概率是多少?” | 贝叶斯方法提出的问题更直接,更贴近商业决策的需求。 |
| 样本量要求 | 必须预先确定。中途“偷看”结果会使测试失效。 | 灵活。结果在测试的任何时间点都是有效的。 | 初创企业需要敏捷性;等待一个固定的样本量可能导致关键的延迟。 |
| 结果解读 | P值和置信区间(常常被误解)。 | 直接的概率(如“92%的获胜机会”)和可信区间。 | 直观的结果能带来更快、更自信的决策和更高效的团队沟通。 |
| 结合先验知识 | 不正式地结合先验知识。 | 正式地将先验知识(如来自过去实验的数据)纳入模型。 | 使得学习可以累积,让后续的测试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更高效。 |
| 适用场景 | 流量巨大、可以接受长期且严格测试的环境。 | 流量有限或需要快速迭代的环境,其中速度和持续学习是关键。 | 大多数初创企业属于后者,使得贝叶斯方法成为天然的选择。 |
第六节 贝叶斯创始人的实践框架
将贝叶斯思维从一个抽象概念转变为组织的核心能力,需要一套具体的实践原则。以下框架旨在帮助创始人将这种思维模式系统性地融入到初创企业的文化和日常运营中。

6.1 原则一:将先验信念表述为可证伪的假说
产品设计或创业的起点不应是模糊的愿景,而应是清晰、可测试的信念。这意味着要将“我们要为宠物主人打造一个社交网络”这样的宏大想法,转化为“我们相信,宠物主人愿意每月支付5美元的订阅费,以进入一个由经过验证的本地遛狗师组成的网络”这样的具体假说。这个转变至关重要,因为它将一个主观的“直觉”变成了一个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或证伪的科学命题,为后续的贝叶斯学习循环奠定了基础 3。
6.2 原则二:为获取证据而设计,而非为规模化而设计
在初创企业的早期阶段,其首要任务是学习,而非盈利或增长。因此,产品开发的优先级应该给予那些能够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清晰地验证其最高风险假设的实验(MVP)。创始人应以Zappos的零库存模式和Dropbox的演示视频为灵感,发挥创造力来设计实验 4。每一个早期功能的开发都应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功能学到什么?”而不是“这个功能能带来多少收入?”。
6.3 原则三:拥抱更新——让智识上的诚实成为核心价值观
创始人必须积极主动地对抗确认偏误。这需要在组织中建立起能够迫使团队直面证据(无论好坏)的机制和仪式。例如,可以设立每周一次的“学习会议”,在会议上团队不讨论完成了什么任务,而是专门讨论“本周我们学到了什么?”以及“哪些数据挑战了我们之前的假设?”。对于成功的战略转型,应给予和最初的成功同等的庆祝和认可。应将转型重新定义为一次成功的“发现”,即发现了“什么行不通”,这与发现“什么行得通”同样宝贵 34。
6.4 原则四:用概率思考,用概率沟通
鼓励团队成员在表达观点时,用置信度的语言代替绝对化的断言。例如,不说“这个新功能一定会大获成功”,而是说“我估计这个新功能有80%的可能性会提升用户活跃度”。这种沟通方式能够培养一种更细致、更现实的规划和风险管理文化 5。它承认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并使得团队能够基于概率而非情绪来进行讨论和决策。
将不确定性视为机遇
贝叶斯思维之所以是产品设计或创业者最重要的心智模型,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理性且可重复的流程,用以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知识,将风险转化为机遇,将失败转化为学习。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产品设计或创业的游戏规则。
在一个充斥着“奈特不确定性”的商业世界里,最坚韧、最成功的创始人,并非那些拥有最完美初始想法的人,而是那些学习速度最快、在智识上最诚实的人。他们是天生的贝叶斯主义者。他们深刻地理解,在产品设计或创业这场混乱而迷人的冒险中,目标不是从一开始就保持正确,而是在每一天都坚持不懈地迭代,让自己变得“更少犯错”。最终,正是这种持续学习和适应的能力,构成了在不确定性中生存和发展的终极竞争优势。 更多 AI 前沿技术与设计灵感,欢迎关注「设计小站」公众号(ID:sjxz00),一起探索科技与设计的融合创新。
参考文章
- Knightian Uncertainty and Bayesian Entrepreneurship -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nber.org/system/files/working_papers/w33507/w33507.pdf
- Entrepreneurs: Clueless, Biased, Poor Heuristics, or Bayesian Machines? - IZA - Institute of Labor Economics,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docs.iza.org/dp17231.pdf
- How to Apply Bayesian Thinking to Your Business Decisions …,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senecabusinessjournal.com/how-to-apply-bayesian-thinking-to-your-business-decisions/
- Advice and the Bayesian Entrepreneur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hbs.edu/ris/download.aspx?name=25-029.pdf
- How to think like a Bayesian | Psyche Guides,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psyche.co/guides/how-to-think-like-a-bayesian-and-make-better-decisions
- 贝叶斯统计 - 维基百科,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8%B4%9D%E5%8F%B6%E6%96%AF%E7%BB%9F%E8%AE%A1
- 贝叶斯加持的思维能量 - 中国经济网,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m.ce.cn/bwzg/202507/t20250727_2421290.shtml
- Bayesian Thinking in Everyday Life | by Chong Han Khai | Medium,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medium.com/@chonghankhai/bayesian-thinking-in-everyday-life-bf82fe2ab0af
- 概率问题与贝叶斯定理-新闻专题 - 科学网,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news.sciencenet.cn/news/sub26.aspx?id=2958
- 贝叶斯定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8%B4%9D%E5%8F%B6%E6%96%AF%E5%AE%9A%E7%90%86
- Don’t Build When You Build-Measure-Learn - Strategyzer,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strategyzer.com/library/dont-build-when-you-build-measure-learn
- Exploring Lean Startup Principles,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leanstartup.co/about/principles/
- Lean Startup, day 10: Build-Measure-Learn explained,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marmelab.com/blog/2016/02/12/build-measure-learn.html
- Methodology - The Lean Startup,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theleanstartup.com/principles
- Lean startup - Wikipedia,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an_startup
- Is Your MVP Minimal Enough? Lessons from Zappos - Atomic Spin,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spin.atomicobject.com/mvp-minimal-enough/
- Marvellous MVPs: What They Are and Why You Need One - IT …,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itenterprise.co.uk/mvp-definition/
- How to Build an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 TeaCode,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teacode.io/blog/how-to-build-an-mvp
- How Zappos Built a Product By Faking It | by Alex Ponomarev | Rocket Startup | Medium,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medium.com/rocket-startup/how-zappos-built-a-product-by-faking-it-d3fd692a1fed
- Can I build an online shoe retailer with no shoes? - Sam Dickie,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samdickie.me/writing/can-i-build-an-online-shoe-retailer-with-no-shoes
- Minimal Viable Product (MVP) - Tilburg University,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tilburguniversity.edu/campus/entrepreneurship/toolbox/minimal-viable-product
- How Dropbox started: The MVP strategy that launched a giant - Oskar Glauser,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glauser.com/thoughts/how-dropbox-started-the-mvp-strategy-that-launched-a-giant/
- How Dropbox Used an MVP to Build a Billion-Dollar Business (and How You Can Too),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founderli.com/post/how-dropbox-used-an-mvp-to-build-a-billion-dollar-business-and-how-you-can-too
- How Dropbox’s MVP Explainer Video Helped It Dominate the Market - Yans Media,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yansmedia.com/blog/dropboxs-mvp-explainer-video-case-study
- Study: How the founders of Dropbox met, got their first customers, early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first investment : r/startup - Reddit,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reddit.com/r/startup/comments/187isjg/study_how_the_founders_of_dropbox_met_got_their/
- 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 | Brilliant Success Stories - Roars Technologies,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roarsinc.com/our-journal/minimum-viable-product-mvp-brilliant-success-stories/
- Airbnb’s App Success Story: A Solid MVP - Fueled,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fueled.com/blog/airbnb-mvp/
- Understanding MVP— After reading case of DropBox | by Ziting Liang - Medium,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medium.com/@zl3581/understanding-mvp-after-reading-case-of-dropbox-be5d793329ee
- How Slack Went From A Failed Game To A $28B Behemoth (And …,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justanotherpm.com/blog/what-can-product-managers-learn-from-the-growth-of-slack
- Becoming Slack: The Story of a Son of a Glitch - SitePoint,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sitepoint.com/slack-story-son-glitch/
- Ben Horowitz tells the story of Slack’s pivot from a failed gaming app into a $28 billion company - Startup Archive,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startuparchive.org/p/ben-horowitz-tells-the-story-of-slack-s-pivot-from-a-failed-gaming-app-into-a-28-billion-company
- How Slack Transformed From Gaming Failure to Billion Dollar Enterprise - Founderli Home,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founderli.com/post/how-slack-transformed-from-gaming-failure-to-billion-dollar-enterprise
- The death of Glitch, the birth of Slack,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buildingslack.com/the-death-of-glitch-the-birth-of-slack/
- Learning from Failure: Case Studies of Startups That Pivoted After …,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socialtargeter.com/blogs/learning-from-failure-case-studies-of-startups-that-pivoted-after-initial-setbacks
- Startup Pivots: Understanding When & How to Pivot Successfully - Silicon Valley Bank,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svb.com/startup-insights/startup-strategy/understanding-startup-pivots/
- What Is Lean Startup Pivot Strategies? - Business Case Studies,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businesscasestudies.co.uk/what-is-lean-startup-pivot-strategies/
- Pivoting Without Losing Momentum: Case Studies from Tech Startups - Strategeos,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strategeos.com/f/pivoting-without-losing-momentum-case-studies-from-tech-startups
- Masters of Scale Episode Transcript: Slack’s Stewart Butterfield: The Big Pivot - Gwern.net,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gwern.net/doc/technology/2019-07-mastersofscale-episode13-stewartbutterfield.pdf
- Frequentist vs. Bayesian approach in A/B testing - Dynamic Yield,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dynamicyield.com/lesson/bayesian-testing/
- Should You Choose Frequentist or Bayesian for Your Website A/B Test?,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convert.com/blog/a-b-testing/frequentist-vs-bayesian-ab-testing/
- Bayesian Thinking in A/B Testing: The Basics You Need to Know | by Patricio Villanueva,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patonv.medium.com/bayesian-thinking-in-a-b-testing-the-basics-you-need-to-know-9da889375fbd
- Bayesian A/B Testing: A Powerful Reasoning Model - VWO,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vwo.com/blog/bayesian-a-b-testing-a-powerful-reasoning-model/
- (PDF) Bayesian analysis in entrepreneurship decision-making research: 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 - ResearchGate, accessed October 26,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3323666_Bayesian_analysis_in_entrepreneurship_decision-making_research_Review_and_future_dir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