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AI.Design

5分钟阅读

果里果气的!Jony Ive与巴慕达联名航海灯:4800美元背后的设计哲学与商业逻辑

果里果气的!Jony Ive与巴慕达联名航海灯:4800美元背后的设计哲学与商业逻辑

当工业设计界的传奇人物Jony Ive(乔尼·艾夫)与以极简美学闻名的日本品牌Balmuda(巴慕达)首次联手,诞生的作品注定自带“话题基因”。近日,双方合作推出的“航海灯”(Sailing Lantern)正式亮相——这款源于Ive个人航海需求的便携照明工具,不仅延续了两位创作者对“精准”与“本质”的追求,更以4800美元(约合人民币3.5万元)的定价、限量1000台的规格,成为高端设计市场的又一标志性产品。

一、设计溯源:从个人需求到“反怀旧”的实用美学

“我从小就喜欢航海,在海上,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无比清晰。但我惊讶地发现,居然找不到一款能在极端海洋环境下耐用的灯。”

这是Jony Ive启动该项目的最初动因。

这款航海灯的轮廓看似带有复古菲涅尔灯(Fresnel lamps)的影子,但Ive刻意避开了“怀旧感”,他在接受《Wallpaper》采访时强调:“它之所以让人觉得熟悉,并非因为我们借用了已有设计元素,而是源于对‘人性需求’与‘创新巧思’的贴合。”

从视觉到材质,设计的每一处都服务于“实用”与“耐久”:

  • 结构与材质:灯体采用精密加工的不锈钢框架,包裹着经过抛光处理的纹理玻璃模块,内部嵌入LED光源;整体重量仅1.5kg,却能承受海上的盐雾、日晒与碰撞。
  • 反“精致”的耐用性:Ive曾在展示中随意抛接灯体,以此证明它并非脆弱的装饰品——“它会产生划痕,但随着时间推移,外观反而会更有质感”。
  • 细节体验:花瓣形状的旋钮在开关灯时会发出轻柔的“咔嗒”声;挂绳采用抗盐、抗晒、抗油污的纹理聚酯材料,固定扣为防腐蚀不锈钢材质,每一处细节都呼应着“海上使用”的核心场景。


(图片来源:LoveFrom)

二、动态设计:让“开关灯”成为一种仪式感

不同于普通照明工具“一键启停”的直白,这款航海灯的“亮与灭”被赋予了类似“自然现象”的韵律感——这也是设计团队最引以为傲的亮点之一。

lamp.gif

通过动态演示可直观看到,当转动旋钮调亮灯光时,光线会从粉红色的暖光逐渐过渡到白蓝色的冷光;而关闭时,光线会缓慢减弱直至熄灭,过程几乎难以察觉。

巴慕达创始人寺尾玄(Gen Terao)解释:

“这是模拟自然火焰的变化——低温火焰呈红色,温度升高后转为蓝色,我们通过红、白两组LED的精准控制,让工业制造的灯光尽可能贴近自然光的质感。”

对Ive而言,这种设计甚至源于对“语言”的思考:“你不会‘关闭’一支蜡烛或一堆篝火,用‘熄灭’(extinguish)这个词时,本身就蕴含着对‘自然过程’的尊重。当你关掉这盏灯时,旋钮的触感、声音,以及光线缓缓褪去的过程,正是我们想传递的‘仪式感’。”

以下动态图完整呈现了灯光调节与开关的细节: 航海灯动态演示1 航海灯动态演示2 航海灯动态演示3 航海灯动态演示4 航海灯动态演示5 航海灯动态演示6

三、合作内核:Jony Ive与巴慕达的“价值观共鸣”

“随着年龄增长,‘和谁合作’比‘做什么’更重要。”Ive的这句话,道破了此次合作的核心——并非单纯的“设计师+制造商”组合,而是两个对“精准”与“本质”有共同追求的团队的碰撞。

巴慕达由寺尾玄于21世纪初创立,2003年为苹果MacBook设计的散热支架让品牌初露锋芒;此后十年,其推出的烤面包机、电水壶等家电产品,因“极简设计+精密工程”的特质,常被外界与Ive主导的苹果设计时代对比。

Ive坦言,自己长期关注巴慕达的产品,多次到访其东京门店:“他们的产品类型多样,但都传递着同一个人的价值观与用心,那种‘清晰感’和‘真实感’让我印象深刻。对我而言,‘做一盏灯’远不如‘与这样的团队合作’有吸引力。”

而这次合作对巴慕达而言,更像是一次“技术升级”的挑战。寺尾玄回忆:“Ive对精度和质感的要求是我们从未遇到过的,团队花了两年时间才实现他的设想——过程很艰难,但最终我们的科技与工程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这是最宝贵的收获。”

四、自然与科技的融合:灯光背后的“人性化逻辑”

巴慕达团队此前已有便携灯设计经验,这成为此次航海灯“光源系统”的基础。但不同于普通LED灯,这款航海灯的光线调节暗藏“自然逻辑”:

  • 模拟火焰的色温变化:通过红、白两组LED的协同控制,灯光从低亮度的粉红光(类似低温火焰),逐渐过渡到高亮度的白蓝光(类似高温火焰),尽可能还原自然火的视觉体验。
  • “缓慢熄灭”的细节:关闭时灯光并非瞬间切断,而是缓缓暗去——用Ive的话说,“这是对‘熄灭’一词的设计诠释,就像蜡烛或篝火不会突然消失,这种过程感能带来心理上的舒适。”


(图片来源:LoveFrom)

五、商业视角:4800美元的“设计溢价”合理吗?

从商业维度看,这款航海灯的定价与定位清晰指向“高端收藏级设计品”市场:

  • 稀缺性:限量1000台,每一台都承载着“Jony Ive+巴慕达”的联名背书,具备收藏属性;
  • 成本结构:精密不锈钢加工、纹理玻璃定制、LED光源的精准控光技术,以及两年的研发周期,推高了生产成本;
  • 目标用户:注重设计价值、有航海场景需求,或追求“极致生活美学”的高净值人群——对他们而言,产品的“符号意义”与“体验价值”远超“照明功能”本身。

从行业角度看,这也符合Ive离开苹果后创立LoveFrom的定位——聚焦“小而精”的高端设计项目,而非大众消费产品;而巴慕达通过与Ive合作,进一步强化了“高端极简设计”的品牌形象,为后续产品的溢价打下基础。

六、合作的“隐性价值”:不止于一款灯

对双方而言,此次合作的意义远超“推出一款产品”:

  • 对巴慕达:通过满足Ive的严苛要求,团队的工程能力与技术储备得到升级,为未来更高端产品的研发积累了经验;
  • 对Ive:找到“价值观契合”的合作伙伴,验证了“设计不仅是视觉,更是体验与逻辑”的理念——正如他所说,“人们往往关注产品的‘有形表达’,但合作中获得的‘学习’与‘关系’,才是更珍贵的隐性价值。”

“能遇到一个自己喜欢共事的人,是非常幸运且稀有的事。”Ive的这句话,或许是对这次合作最好的总结。


(图片来源:LoveFrom)

产品信息

  • 名称:Sailing Lantern(航海灯)
  • 售价:4800美元(约合人民币3.5万元)/ 4500欧元
  • 限量:1000台
  • 购买渠道:巴慕达官网(balmuda.com/lovefrom-balmuda

更多 AI 前沿技术与设计灵感,欢迎关注「设计小站」公众号(ID:sjxz00),一起探索科技与设计的融合创新。